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央视系列报道:钢铁行业如何防“内卷”
最新动态
央视系列报道:钢铁行业如何防“内卷”
2024-08-07
27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当前,钢铁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但在产能置换、原材料采购、产量调控、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一些不理性现象,导致行业经济效益下降。经济之声系列报道《钢铁行业如何防“内卷”》本期推出:不增产能增动能。
从2016年以来,我国持续开展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全面排查并取缔地条钢违法违规产能1.4亿吨以上。去产能扭转了长期困扰钢铁行业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明显提升了行业效益。不过,当前一些钢铁企业仍然有增加产能的冲动,有的企业仍在四处购买产能,扩大生产基地。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副司长张昊龙说,中央环保督察也发现了变相新增产能等违法违规问题。
张昊龙介绍:“近几年中央环保督察也发现钢铁行业变相新增产能等违法违规问题屡禁不止,包括违法开工建设、批小建大,用脱磷转炉、铁合金、铸造等名义变相新增产能、产量数据造假等问题。”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都表示,今年将巩固去产能成果,坚决防止反弹。严格执行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等政策法规,坚决杜绝新增产能等违法违规行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开展产能置换政策评估和产能治理新机制专题研究,探索符合市场规律、导向产业转型升级和优胜劣汰的产能治理新机制。新机制将有保有压、扶优汰劣。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霍福鹏说:“完善有保有压、扶优汰劣的具体政策措施。鼓励优势产能发挥,促进环保绩效A级、能效达到标杆水平、规范条件名单内电炉钢等更为绿色低碳产能适度发挥。对于符合条件的特殊钢企业优先保障。重点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质量安全水平落后的企业和装备。”
钢铁行业产能治理难在哪?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在于一些企业过度依赖“规模化发展”这个路径,除了增加产能,不知道还有什么渠道可以增加收入和利润。正因如此,一说起去产能和减量化发展,都希望“减”的是别人,不是自己。那么,企业不拼产能究竟还能拼什么?宁波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瞿涛认为,钢铁行业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比拼新动能。
瞿涛表示:“钢铁行业是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推动产业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深度转型升级,同时也要着眼未来,创新产业模式、新动能、新赛道,强化数字技术、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引导产业更高质量发展,促进钢铁行业与钢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这些都是钢铁行业发展的新动能。以绿色低碳为例,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截止到目前,全国累计80%的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其中,4.6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改造,4.2亿吨产能完成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有的企业认为,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工作,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姚林则指出,绿色低碳发展在节能降碳的同时,促进了企业降本增效。
姚林介绍,全行业至少有61个前沿低碳技术研发项目正在同步开展,部分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钢铁低碳技术总体处于世界第一方阵。
通过管理变革、对标挖潜、加强协同,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也可以形成新动能。比如,梅钢开展算账经营,努力打造极致成本、极致效率、极致效益。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