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两新”政策再加码 更好发挥促消费“乘数效应”
最新动态
“两新”政策再加码 更好发挥促消费“乘数效应”
2025-03-12
7
来源:证券日报
去年12月份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今年“两新”政策继续加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发力,将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带动全年消费进一步增长,尤其是家电、汽车、数码产品等领域。同时,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消费者响应积极
以旧换新消费热潮已起
2025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实施以来,包括《关于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5年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等细分领域的实施细则陆续出台,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春节前落实落地。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大了补贴范围,不仅实施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还新增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产品的以旧换新补贴,将原来的8大类家电扩围至12大类。同时,将部分家电产品的补贴比例提升至20%,并且优化了补贴流程,提升了消费体验。
3月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介绍,截至3月5日,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31万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70万份,合计超过100万,超94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200万台、已有超3400万名消费者申请了超4200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在北京市丰台区某家电卖场,正在选购空调的李明(化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挑选的这台空调售价2499元,参加商场活动立减100元,接着享受活动价20%的国家补贴再减479.8元,最后到手1919.2元。更重要的是,今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升级,每人可补贴的空调数量增加到3台,正好能把家里的旧空调都换了。”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家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积极响应,掀起了以旧换新的消费热潮,释放了促消费的“乘数效应”,对推动经济企稳向好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支持作用。
强化资金落地支持
不断扩大政策受益面
政策加力扩围,财政资金提供坚实保障。2024年中央向地方下达了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积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各地区因地制宜细化实施方案,用好中央财政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资金,不断扩大以旧换新政策受益面。
今年年初,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续实施的工作。
地方层面,云南自1月份启动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来,当地财政部门已支付补贴资金超5亿元;黑龙江已于1月23日将国家预拨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10亿元和省级配套资金0.5亿元足额预拨各地……
谈及如何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田轩认为,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补贴。中央财政、各地方政府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例如,设立专项基金,对参与以旧换新的消费者提供直接补贴,并提高补贴标准,降低购买成本,提升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可以细化资金分配方案,针对不同消费领域的特点,设计差异化的补贴方案,确保资金精准投放至最需支持的环节。此外,可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简化申请流程,降低以旧换新活动中的融资成本,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更便利的金融环境,进一步激活市场消费潜力。
白彦锋建议,中央与地方联动,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债等多元资金渠道,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放大资金带动效应。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中央向地方下达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政策乘数或在1.6至2之间。以此为参考,今年用于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翻倍,综合考虑拉动效应和挤出效应,预计可以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提升接近1个百分点。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